【专访】易航线创始人张奕飞:创业基因决定管理方式
2016-09-02 13:15 来源: 青岛易航线
问题总是出在管理者身上
首先,在说管理之前,我觉得有一个点比较重要——在创业的过程当中,其实我们都是一群不懂管理的人。管理其实是很高大上的一个词儿,但是从本质上来讲,它不符合创业公司的属性。
我在2012年开始组建团队的时候,是一个小白,一不懂技术,二不懂业务,三不懂管理。这样的一种经历,让我走进了很多坑里。从一开始就认为,管理说到底就两个字:人和事。 从人的角度来讲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需求,作为一个管理者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产生自己的价值;从事的角度来讲,我们需要把每个人做的事情量化,让他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。
如果能把围绕这两个点的问题都解决掉,其实管理体系就会变得极其简单,但也极其适合这家公司。像facebook或者google,他们的管理章程加起来可能总共也就一百个字甚至五十个字,但是能解决很多问题。随着公司人数的提高,业务的发展,公司复杂性的提高,我们要对公司有一个很清晰的价值方面的认知,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给公司成员传递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,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生规划。简单点说,我们需要把每一个人和公司的利益绑定到一起。
很多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制度的方式去规定公司成员,比如上班打卡,这样的东西,我个人的建议是越少越好。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调动员工的主动性,让他愿意为公司尽力,并得到应有的回报,这是最核心的一点。作为创始人,我们要时刻认为自己所做的决策是不够正确的。在处理管理的问题的时候,首先要做的是先找自己的问题。回想我自己创业这四年,公司从一个人到现在将近两百个人,自我反省一下,其实大部分的问题都出在管理者,而不是执行具体事情的同事们身上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,我们对自己所做的方向是否足够清晰。 通过不断地摸索我们的方向,我们要把它传递给整个公司的每一个小伙伴,让他们也很清晰地知道在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,他自己的价值所在。
激发原动力的管理模式
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把别人告诉你的一些管理技巧学过来,我认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公司的业务、未来的发展计划,基于这些去调整整个公司的架构。当这些东西足够清晰之后,我们再去考虑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。相对于技巧而言,我们更要知道是,对于公司来说,每个人的价值所在,或者是每个岗位的价值所在。公司运营所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,管理是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,我并不认为我们只要学来各种管理技巧就能解决掉这个环节,管理方式一定是基于业务、基于整个公司的文化,甚至是基于创始人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设计的。
我个人是一个相对比较逗逼的人,整个易航线的文化,其实也是充斥着各种各样逗逼的元素。在我们公司如果说有谁叫老板的话是会罚钱的,这些钱会存在一个招财猫里,到年底拿出来请大家出去开个party。在工作中,大家的主动性也是蛮高的,有问题会完全以朋友的方式去解决。公司现在将近两百号人,但我们中间的级别并不是特别的明显。如果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管理方式让你感到并不是特别舒服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调整的。管理制度一定要基于业务,同时要基于创始人自己的性格特点。这样,你所做的公司组织架构才会真正是一个能激发原动力的模式。因为公司的文化一定是跟创始人息息相关的。
简单地总结一下,第一,作为创始人,我们所做的很多决策是不足以支撑公司发展的,我们要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,进行自我学习。第二,我们要弄清楚公司的业务、未来发展计划和创始人的风格,然后再去考虑应该以什么样的文化和组织架构去支撑公司。最后,我们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,让我们想做的事情量化。